--

JPHOME_LOGO

arrow 回首頁
arrow 會員註冊會員登入

一條龍服務:買屋、賣屋、租賃代管

FACEBOOK
--
@jphome
台灣電話:02-2518-1966
香港電話:852-81999569
--
--

回首頁

物件查詢

購屋流程

購屋成本

租賃代管

東京 23 區

說 明 會

常見問題

聯絡我們

--
-- 東京不動產 --

物件投資專區

--
物件檢索

物件檢索

7天內最新物件情報

7 天內最新物件情報

推薦物件

推薦物件(會員限定)

店鋪 & 事務所

店鋪 & 事務所

住宅付店鋪

住宅付店鋪

整棟大樓

整棟大樓

全部降價物件

全部降價物件

每日降價物件

每日降價物件

自訂搜尋條件

自訂搜尋條件 (會員)


-- 東京不動產 --

關鍵字搜尋

--

-- 東京不動產 --

區域檢索

--
東京都23區地圖
東京23区

千代田区 千代田区

中央区 中央区

港区 港区

新宿区 新宿区

文京区 文京区

台東区 台東区

墨田区 墨田区

江東区 江東区

品川区 品川区

目黒区 目黒区

大田区 大田区

世田谷区 世田谷区

渋谷区 渋谷区

中野区 中野区

杉並区 杉並区

豊島区 豊島区

北区 北区

荒川区 荒川区

板橋区 板橋区

練馬区 練馬区

足立区 足立区

葛飾区 葛飾区

江戸川区 江戸川区

其他地區

東京都下 大阪府

神奈川 神奈川

琦玉 琦玉

千葉 千葉

大阪 大阪

京都 京都

名古屋 名古屋

福岡 福岡


柬埔寨不動產

鐵道路線圖下載
鐵道路線圖下載


日本土地價格

日本實價登錄
不動產實價登錄查詢


Flag Counter

--

加入好友搜尋 @jphome
行動裝置直接點選圖片加入

--
< 回上一頁
>> 日本新聞總覽 > 在全球沸騰時代,日本觀測隊探索南極「冰棚」融化之謎
新聞來源:nippon.com | 2024年5月20日
在全球沸騰時代,日本觀測隊探索南極「冰棚」融化之謎

JP-Home.com

2023年,南極的海冰面積創下了歷史新低。全球大約90%的冰都集中在南極,這些冰層的融化可能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同年11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在視察南極時警告:「全球暖化的時代已經結束,全球沸騰時代已來臨」,表示出強烈的危機感。隨著全球科學家對南極急劇變化的擔憂日益加深,日本的觀測隊亦在不懈努力,試圖解明導致冰河「冰棚」融化的海洋機制等現象。

在「地球上最後的秘境」南極大陸,觀測工作艱苦卓絕

南極大陸也被稱為「地球最後的秘境」。自2023年12月起,日本第65次南極地區觀測隊(隊長為國立極地研究所教授橋田元)的100名隊員正在這片極寒之地進行著研究和調查。

大約在1年前,筆者也跟隨第64次觀測隊踏足南極大陸,為富士電視臺進行節目拍攝。海岸線上有海豹、企鵝和純白的雪燕,大小不一的各種冰山漂浮在海面上,但一旦進入內陸,世界便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平坦冰原,沒有植被,沒有動物和昆蟲,只有不斷吹拂的風和在冰面流動著的雪發出的細碎聲音。偶爾風停之時,便是一片寂靜無聲的世界。

即使在最溫暖的2月,氣溫也低於零下15度,天氣變化無常。有一次,當我們跟拍觀測隊員活動時,遭遇了一場暴風雪。風速達到每小時20公尺,由於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抓住以穩固身體,差點被風吹走。如果運氣不好,真的可能會被吹到很遠的地方。最終,我不得不手腳並用爬回到雪地車上,這是一次恐怖的經歷。我才明白,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隊員,也隨時可能送命。

儘管設備的現代化等因素使得南極觀測變得更加安全,但在這個任何動物物種都無法定居的內陸地區活動依然十分恐怖。日常生活中就有無數煩惱,如眼睛周圍因直射日光和冰面反射光而灼傷,以及極度乾燥導致的指甲開裂和嘴唇裂傷等。特別是眼睛,如果摘下太陽眼鏡工作半小時,第二天可能會因疼痛而無法睜開眼睛。觀測隊員們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堅持著工作。

以前,人們乘坐狗拉雪橇到達南極內陸,但現在主要依靠雪地車移動,有時為了進行觀測活動,需要在車內寢宿數月
以前,人們乘坐狗拉雪橇到達南極內陸,但現在主要依靠雪地車移動,有時為了進行觀測活動,需要在車內寢宿數月

在暴風雪中,觀測隊員試圖抓住救命繩索來保護自己
在暴風雪中,觀測隊員試圖抓住救命繩索來保護自己

日本被分配在「最最艱難之地」

日本的南極觀測始於1956年。由於日本在二戰結束後僅10年就宣佈開始觀測,西方國家的反應冷淡。分配給戰敗國的是東南極,被認為是當時的破冰船無法登陸的地方,屬於最最艱難之地。

在眾多公司和國民的支援下,由永田武隊長領導的第1次觀測隊成功登陸了東南極的呂佐夫-霍爾姆灣(Lützow-Holmbukta),並建立了昭和基地。當時的南極觀測船「宗谷」號目前在東京台場的船舶科學館內展示。

次年的第2次觀測隊因為厚重的海冰而不得不放棄登陸。雪橇犬帶著項圈被留在南極超過1年,但兩隻犬(太郎和次郎)奇跡般地存活了下來。整個日本為此歡欣鼓舞,這個故事後來被拍成了電影。

此後,日本觀測隊除了在昭和基地外,還在富士冰穹(Dome Fuji)基地(1996年開設)等地進行著活動。在第65次隊伍到達之前,觀測隊首次發現了「臭氧洞」,即保護地球免受紫外線輻射的臭氧層在南極上空變薄的現象,並在回收和研究隕石以及收集和分析「冰核」(Ice core,可以提供數十萬年的氣候變化資訊的冰樣)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昭和基地
昭和基地

日本南極觀測基地

利用水下機器人,調查急劇融化的冰棚

日本在東南極持續進行了約70年的觀測活動,如今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了。這是因為南極的大部分冰都位於日本基地所在的東部。

如果南極的冰蓋(覆蓋南極大陸的厚冰層)全部融化,世界海平面將上升約60公尺,其中上升50公尺的冰據說都位於東南極。這說明冰在這一地區是多麼地集中。雖然此前認為東部的冰蓋相對於西南極來說更為穩定,但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筆者採訪的第64次觀測隊的主要活動目標之一就是解明南極東部冰層融化的機制。參加該觀測隊的地質學家藤井昌和(國立極地研究所助理教授)、機器人專家山縣廣和(東京大學特聘研究員)和山本和(技術助理)的團隊使用自主水下機器人對冰融化進行了實際狀況調查,這在日本觀測隊是首次。

調查的目的是收集冰蓋伸入海中的「冰棚」底部融化速度的資料。

對南極冰融化量的計算主要基於衛星資料,通過測量冰的厚度,將其變薄的部分換算為已融化的冰層。然而,近年來發現,不是大陸表面的冰,而是冰棚正在迅速融化,因為它們的底部被溫暖的海水侵蝕。通過研究冰棚下的洋流和海水溫度,日本的觀測隊正試圖通過計算冰融化所需的能量,來弄清冰融化的程度和速度。

在厚冰下進行機器人調查極為困難。由於電纜可能會被冰層卡住,導致無法回收機器人,因此必須採用無線方式。然而,在海中進行穩定的無線通訊非常困難。

因此,機器人必須能夠自主導航,即在檢查周圍環境(如海底地形)的同時,自行在水中移動。此外,在水溫接近零下兩度,以及機器人在浮出水面後可能立即結冰的環境中,精密電子設備會頻繁發生故障。

研究團隊逐一解決了這些反覆出現的問題,終於成功利用自主水下機器人收集了冰下水溫和海底地形的資料。

第64次南極觀測隊在進行冰融化的實際調查中使用了自主水下機器人「MONACA」。從南極觀測船「SHIRASE」號下水後,潛入冰下,收集了海底地形資料(右下)等。「MONACA」是Mobility Oriented Nadir Antarctic Adventurer的縮寫
第64次南極觀測隊在進行冰融化的實際調查中使用了自主水下機器人「MONACA」。從南極觀測船「SHIRASE」號下水後,潛入冰下,收集了海底地形資料(右下)等。「MONACA」是Mobility Oriented Nadir Antarctic Adventurer的縮寫

發現融化冰河的巨大漩渦

目前,第65次考察隊也還在繼續旨在探明南極東部冰河融化機制的活動。此外,日本計畫未來對南極東部最大的托滕冰河(Totten Glacier)進行研究。根據衛星等資料,該冰河被確認為南極東部冰層融化最為嚴重的區域。如果該冰河完全融化,全球海平面預計將上升3至4公尺。

東京海洋大學副教授溝端浩平等人,在2017至2021年間與日美澳聯合團隊在托滕冰河附近進行的海洋觀測的結果中發現,近海存在多個巨大的順時針方向漩渦,這些漩渦正在將溫暖的海水推向冰河。

這些漩渦的高度與海底到海面的高度相當,直徑達150至200公里,且幾乎始終在同一位置出現,不移動。只有通過更詳細地研究海底地形,才能了解為何形成漩渦。

在南極大陸周邊的海域中,可能還會發現其他類似的漩渦,發現的漩渦越多,就越容易預測冰層融化的速度。然而,被漩渦推動的暖水溫度並非恒定,獲取10年期的年際變化資料也是一大挑戰。

因此,揭示冰棚融化的海洋機制,準確掌握冰融化速度,有望提高未來海平面和氣候變化預測的準確性。

通往南極東部最大冰河之一托滕冰河的暖水路線

採集百萬年前的冰層,預測環境變化

除了探明南極東部冰層的融化機制外,日本在南極的研究重點還包括採集世界上最古老的冰核。

冰核是從南極大陸厚厚的冰蓋中提取的柱狀冰樣本,它是一個封存了數十萬年前空氣微粒的「時間膠囊」,可以用來推測當時的季節變化、氣溫和大氣成分等。

2006年,日本從約3000公尺深的冰蓋中提取了72萬年前的冰,現在的目標是收集更加古老的100萬年前的冰。鑽探地點位於南極大陸內陸的富士穹頂基地附近,僅為確定鑽探點就耗費了6年的時間。

該基地之所以命名為「富士」,是因為該地區的冰層厚度約3700公尺,與富士山的高度相當。研究人員認為可以在約2700公尺深處能夠鑽取到100萬年前的冰核。

通過分析100萬年前的氣候,了解冰河期地球有多少面積被冰覆蓋,以及在間冰期海平面上升了多少,從而預測當前氣候變化造成的環境變化。

冰河期和間冰期的週期,在約160-120萬年前是4萬年,現在是10萬年,兩者有很大不同。通過採集100萬年前的冰核,有望探明這種週期變化利用了何種機制。如果一切順利,計畫將於2028年完成採集工作。

2006年採集到72萬年前的冰核時的作業場景(國立極地研究所提供)
2006年採集到72萬年前的冰核時的作業場景(國立極地研究所提供)

昭和基地附近海底的多彩生物

在2022年至2023年的第64次觀測隊中,京都大學副教授市川光太郎領導的研究團隊進行了南極海洋生態調查,目前還在對結果進行分析。包括筆者在內的隨行報導團隊是首次利用水下無人機成功拍攝到昭和基地附近海底情況的電視臺團隊。通過這些畫面,我們捕捉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物種豐富的生態系統。

該團隊捕獲的其中一條魚(南極特有種的伯氏肩孔南極魚)嘴裡含有大量魚卵。市川及其團隊正在研究「卵食」行為的可能性,這種情況常見於在營養匱乏的特殊環境中生存的生物所表現出的特徵。

市川表示,像此次調查的海域這樣的、生活在99%日光被阻擋的冰下的生物的研究案例幾乎沒有。研究團隊很想知道在夏季和冬季迥然不同的南極,魚類是如何在嚴酷條件下越冬的,目前暫且假定魚類是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正在朝這一方向深入研究。

昭和基地附近海底游動的南極特有的魚種「伯氏肩孔南極魚」(Trematomus bernacchii)」(圖片中央前端)
昭和基地附近海底游動的南極特有的魚種「伯氏肩孔南極魚」(Trematomus bernacchii)」(圖片中央前端)

像花一樣展開枝條遊動的一種海星——「海百合」
像花一樣展開枝條遊動的一種海星——「海百合」

 「棉花水母」用其黃色身體上的白色觸手收集食物,不會游泳
「棉花水母」用其黃色身體上的白色觸手收集食物,不會游泳

為解決全球暖化問題而努力

2023年11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COP28)召開前訪問了南極,他在會上強調了冰河融化的風險,並呼籲各國領導人採取行動遏制全球暖化。

儘管古特雷斯敲響了「全球沸騰」的警鐘,全世界仍未在應對全球暖化方面形成統一戰線,不過人類卻曾經有過一次團結起來保護地球環境的往事。1980年代,日本的觀測隊在南極上空發現了臭氧層空洞,國際社會感到了危機,並成功制定了限制氯氟碳化合物等物質生產和消費的國際規則。這些措施正逐見成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23年1月宣佈,南極的臭氧層預計將在幾十年後恢復。

隨著科學家們對氣候變化的研究進一步深入,一旦全球暖化的原因和機制變得無法反駁,人類必將再次團結起來,一起邁向解決問題的道路。在溫度可能降至接近零下80度的極端環境中,日本的南極觀測隊正在承擔這項研究的一部分,不懈地進行著觀測活動。

包括筆者在內的富士電視臺採訪團所隨行的第64次南極地區觀測隊(隊長: 國立極地研究所教授伊村智)的部分隊員們。第64次觀測隊中約有30名隊員參加了冬季持續開展觀測活動的「越冬隊」,2024年2月1日,他們與第65次越冬隊舉行了交接儀式,結束超過1年的南極考察之旅,啟程返回日本
包括筆者在內的富士電視臺採訪團所隨行的第64次南極地區觀測隊(隊長: 國立極地研究所教授伊村智)的部分隊員們。第64次觀測隊中約有30名隊員參加了冬季持續開展觀測活動的「越冬隊」,2024年2月1日,他們與第65次越冬隊舉行了交接儀式,結束超過1年的南極考察之旅,啟程返回日本

標題圖片以及文內圖片:除註明出處圖片外,均來源於富士電視臺《地球上最後的秘境——南極大陸:觀測隊眼中的神秘世界》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g02377/



更多日本相關新聞
JP-Home.com
日美韓展開「自由之刃」聯合訓練 (2025年9月15日)
  【共同社首爾9月15日電】韓國國防部相關人士15日表示,旨在應對朝鮮核與導彈威脅的日美韓三國聯合訓練「自由之刃」(Freedom Edge)已於當天開始。訓練在韓國南部的濟州島周邊公海上舉行,將... 〈詳內文〉

JP-Home.com
日本調查官稱美聯航客機貨艙內未發現燃燒痕跡 (2025年9月15日)
  【共同社9月15日電】關於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因貨艙火警警報響起而緊急降落關西機場,乘客和機組人員通過逃生滑梯疏散。對飛機展開調查的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航空事故調查官15日對媒體表示,未在貨艙... 〈詳內文〉

JP-Home.com
日本環境省等3處花壇使用核去污土壤 (2025年9月15日)
  【共同社9月15日電】圍繞福島核事故後產生的福島縣內核去污土壤,日本環境省14日向媒體公開了將其用於東京霞關的環境省等3個中央省廳花壇的作業。政府提出在公共工程等項目中進行再利用的方針,有意通過... 〈詳內文〉

JP-Home.com
天皇一家在長崎與核爆受害者懇談 (2025年9月15日)
  【共同社9月15日電】到訪長崎縣的日本天皇、皇后及長女愛子13日前往長崎市「惠之丘長崎核爆之家」,與入住的高齡核爆受害者進行了懇談。8名八九十歲的老人坐著講述了80年前原子彈爆炸時經歷的情景以及... 〈詳內文〉

JP-Home.com
【新潟】獨一無二的長岡生薑醬油拉麵・秋葉原「青島食堂」 (2025年9月15日)
新潟是全日本屈指可數的拉麵激戰區,「新潟五大拉麵」人氣極高。其中,「長岡生薑醬油拉麵」擁有無可取代的獨特風味,而「青島食堂」正是被視為其始祖的店家。該店在東京都內唯一的秋葉原店(千代田區),讓您不用... 〈詳內文〉

日本估算老年人口占比29.4%創新高 (2025年9月15日)
  【共同社9月15日電】在15日的日本「敬老日」之前,總務省14日公佈了人口估算數據,65歲以上老年人為361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例為29.4%,創新高,該比例也是人口4000萬以上國家中最高。老年人就業人數為930萬,連續21年增加,也創下新高。   人口估算顯示,65歲以上男... 〈詳內文〉

JP-Home.com
日本國產牛仔褲誕生60年,從兒島走向世界 (2025年9月15日)
2025年4月是日本國產牛仔褲誕生60週年。岡山縣兒島作為發源地,現已成為「牛仔褲聖地」,吸引了國內外許多遊客慕名而來。讓我們一起回顧兒島以傳統產業技術為基礎、不斷創新發展的歷程。 〈詳內文〉

JP-Home.com
將參加自民黨總裁選舉的5人加緊進行準備 (2025年9月14日)
  【共同社9月14日電】有意參加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22日發佈公告、10月4日投計票)的5人13日開始為參選加緊準備。農相小泉進次郎在家鄉神奈川縣橫須賀市向當地支持者表示將參選。前經濟安全保障擔當... 〈詳內文〉

日本將首次對巴布亞紐幾內亞適用OSA (2025年9月14日)
  【共同社9月14日電】關於日本向友軍提供防衛裝備品及器材的「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OSA)框架,作為2025年度案例,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向南太平洋國家巴布亞紐幾內亞軍方提供用於災害應對及公路建設的重型機械。這是首次向該國適用OSA。多名政府相關人士13日透露了此事。   對日本而言,巴布亞... 〈詳內文〉

JP-Home.com
道奇隊大谷轟出3支安打 金鶯隊菅野未分勝負 (2025年9月14日)
  【共同社三藩市9月14日電】美國職棒大聯盟常規賽13日在各地舉行,洛杉磯道奇隊日籍球員大谷翔平客場對戰三藩市巨人隊時作為「第一棒·指定打擊」上場,在第三局擊出第49支全壘打,也是五場比賽以來首支... 〈詳內文〉

美國要求日本勿承認巴勒斯坦國 (2025年9月14日)
  【共同社9月14日電】據多名外交消息人士12日透露,圍繞目的是向以色列施壓的承認巴勒斯坦國相關動向,美國方面要求日本政府不要承認。面向22日將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會議,石破政府正在就是否承認進行最後磋商,將結合國際局勢和國內輿論等,於近期決定政府的態度。   法國和英國7... 〈詳內文〉

JP-Home.com
東條英機曾孫與美國前總統杜魯門之孫等訪問廣島 (2025年9月14日)
  【共同社9月14日電】日本前首相東條英機的曾孫東條英利(52歲)和下令投下原子彈的美國時任總統杜魯門的外孫克利夫頓(68歲)13日造訪了廣島市和平紀念公園。這是二戰時政治領導人等的子孫參加的和平... 〈詳內文〉


>>回日本新聞總覽





家豪國際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00200502)
本網站所刊登之不動產物件均為公開刊登
本網站內容享有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2011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