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日本高校為培養女性工學人才努力創造條件
JP-Home.com
【共同社2月17日電】日本四年制大學的工學系中女性佔比不足兩成,在國際上也處於較低水平。據分析導致這一現象的背後原因是“工學屬於男性”的固有觀念和以男性為主的研究環境。專家指出,“需要提供能吸引女性的教育內容和能讓她們安心學習的環境”。各所大學也在為培養工學領域的女性人才進行各種嘗試。
奈良女子大學(奈良市)2022年成為第一所設立工學系的女子大學,該校教授藤田盟兒回憶稱:“起初有很多人擔心不會有太多考生報考。”然而,首年度前期考試的報考倍率就突破了4倍,甚至不乏來自東北及九州的學生,目前約有150名大一至大三的學生在此學習。
為了設立工學系,該校研究了美國兩所女性學生比例約為一半的工科大學。它們的共同點是秉持“工學是為了人與社會”的理念。奈良女子大學對高中生開展的調查也顯示,許多人“希望通過工學為社會做貢獻”。
因此,該校在一年級時不定具體專業,而是採用通識教育和廣泛學習理工科領域的課程。藤田教授表示:“也有不少學生在報考工學系時曾遭到周圍人的反對。女子大學的使命是消除這些障礙,創造可以毫不退縮地進行學習的場所。”
曾經以男生為主的芝浦工業大學(東京)從約10年前開始改革,目標是使女生比例達到30%。該校與東京都內的三所私立女子高中籤訂協議,目前開展外派教學和向高中生開放研究室的實習活動。
為樹立榜樣,該校在面向女性的網頁和校園開放日宣傳高年級學生的學校生活和在企業中的活躍身影。女教師和學生們還合作成立了開展信息交換等活動的團體。自2018年度入學考試起,該校引入了“女性名額”。女性比例已從2014年的13.8%上升至2024年的21.8%。
日本工學系的女生比例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墊底。從性別角度分析教育問題的九州大學教授河野銀子強調:“成年人先要意識到基於性別的固有觀念並做出改變,這一點非常重要。”(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2/33c12fdcd7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