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日本各地煞費苦心支援結婚但面臨現實難題
JP-Home.com
【共同社2月28日電】日本的新生兒數曾超過200萬人,但如今即將跌破70萬人。背景原因在於:當前的狀況是結識交往機會減少等導致有結婚意願的年輕人難以如願。各地方政府煞費苦心為結婚提供支援,但在年輕人不斷外流的地區則效果有限。另一方面,大城市生活成本高昂也讓人對生育心生猶豫。
▽相親活動
2月上旬在松山市,二三十歲的5名男性和4名女性聚集一堂。他們參加的是愛媛縣政府委託“愛媛結婚支援中心”開展的相親活動。參與者進行一對一自我介紹,然後組隊邊做飯邊交談。有人表示“喜歡做飯”和“很好吃”等。約4小時的活動結束後,有2對情侶成功牽手。
2008年該中心成立以來,縣內約230家企業給予了協助。有近2萬對情侶牽手成功,有1500份彙報表示步入了婚姻殿堂。
▽“少母化”
“少子化的本質是‘少母化’。如何創造能結婚的環境很重要。”首相石破茂在去年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如此強調。中央政府發放補貼來支援地方政府的工作,所有都道府縣都使用了該補貼,但厚生勞動省的人口動態統計結果顯示,結婚登記數在2023年跌破50萬對,為戰後首次。雖然2024年增加了10,718對,達到499,999對,但厚勞省認為“中長期呈減少趨勢”。
鳥取縣2024年的結婚登記數僅為1761對,在全國墊底。該縣負責人嘆息稱:“二三十歲女性加速流至縣外。回到本地的年輕人很少。”
岐阜縣惠那市約20年前開設了惠那壽婚介所,目前登記人數為男性60人,女性19人。女性因升學和就業而離開當地的勢頭持續。該中心每年舉行約3次相親聚會,但2020至2023年的結婚數為零,2024年僅有1對。該市負責人說:“只能先通過就業支援等措施設法把人留在市內。”
▽不安
作為少子化對策,中央政府將擴充給育兒家庭的補貼與幼托服務。但一名今年春季將結婚的東京都女性公司員工(28歲)難掩經濟上的擔憂。她表示:“即便支援很優厚,但東京的物價很高。考慮到買房子和養老錢的話,即便再拼,也是只生一個孩子比較現實。”
立命館大學教授筒井淳也(家庭社會學)給予肯定稱,行政機構提供結識交往平台的結婚支援措施是有效的。另一方面,他也指出:“集中在首都圈的年輕人即便能結婚,教育費和住宅成本也會阻礙生育意願,很難考慮生二胎或三胎。把就業崗位分散到地方上等舉措很重要。”(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2/b3d075b0ed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