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摩耶夫人及天人像(東京國立博物館)
JP-Home.com
這組佛像塑造的是從母親右脅合掌降世的釋迦牟尼,以及為此獻上祝福的天人們,仿佛在上演一幕群像劇。
|
這是釋迦牟尼從母親右脅誕生的決定性瞬間。
作品中的人物有看似在跳舞的母親摩耶夫人,守護她的3位天人(侍者),以及剛誕生的嬰兒——後來開創世界3大宗教之一佛教的釋迦牟尼。

據傳距今2500年前,身懷六甲的摩耶夫人回娘家生子,途經藍毗尼園(現在的尼泊爾)。她在花園散步時,發現了美麗的無憂花。正當她伸出右手攀援花枝時,釋迦牟尼就從她的右脅降世了。這組珍貴的金銅群像佛正表現了傳說中這一戲劇性的一幕。

摩耶夫人頭結雙髻,身穿廣袖長袍。從其方形的面龐和簡潔的五官塑造,以及抽象的衣服褶皺等方面,可以推測是飛鳥時代的作品。

三尊天人像(一尊為鐮倉時代的補作)的長袖和衣裳看似隨風輕擺,表現的應該是他們從天而降,為釋迦牟尼的誕生獻上祝福的場景。底部保留了木棒的插孔,可想而知,最早應是飄浮在半空中的飛天狀態。
這組佛像是名為「法隆寺獻納寶物」作品群裡的一組。法隆寺過去收藏的大約300件寶物在1878(明治11)年悉數上貢皇室,二戰後作為文化遺產委託政府管理。據推測,這組佛像可能是由法隆寺的分寺院橘寺移交保管的。11世紀編寫的《金堂佛像等目錄》記錄了法隆寺曾經收藏的佛像,其中記載了「灌佛具四體」,可能就是這4尊佛像。「灌佛」是「灌佛會」的簡稱,指的是4月8日慶祝釋迦牟尼誕辰的花祭。這一天,僧人會從誕生佛塑像的頭頂澆灌「甘茶」,這一儀式使用的可能就是這4尊佛像。
這尊佛像與下圖中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的誕生佛不同,表現的是釋迦牟尼戲劇性的降世瞬間。據傳,佛陀從母親右脅跳出後走了7步,口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即世間沒有比我更為尊貴之人。將兩尊誕生佛對比鑒賞,也別有一番樂趣。

由愛知縣小牧市正眼寺保存至今的誕生佛「銅造誕生釋迦佛立像」(寄存於奈良國立博物館)
摩耶夫人及天人像
- 像高:16.6cm(摩耶夫人),11.5-13cm(天人)
- 時代:飛鳥時代(7世紀)
- 收藏:東京國立博物館
- 指定:重要文化遺產
標題圖片:摩耶夫人及天人像(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攝影:六田知弘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