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專家預測中國或於年內決定建設CEPC
JP-Home.com
【共同社3月27日電】近日就探索宇宙誕生之謎的下一代對撞機獲悉,預計中國政府將在年內最終決定建設周長約100公里的巨大圓形對撞機(CEPC)。它將超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圓形對撞機LHC(周長27公里),成為全球最大的對撞機。主導該計劃的科學家之一、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教授高傑向共同社透露了該消息。
中國力爭成為科技大國,正在強化太空科學與人工智能(AI)等領域。建設CEPC或旨在在歐美與日本一貫領先的基本粒子物理學上也實現反超。
高傑3月上旬為出席在茨城縣筑波市召開的對撞機相關會議而赴日。7日接受了在線採訪。
高傑表示,希望把建設CEPC寫入中國政府的中期經濟目標“第十五個五年規劃”(2026~2030年)中去,將為了獲得政府的最終批准而竭盡全力,此事將在規劃啟動的明年之前定下來。如果最終敲定,將於2027年前後開始建設,2035年前後完工。
關於建設地點候選,高傑例舉了長春、湖州、長沙等6處,但也表示還未敲定。他透露說,設想的項目費用為50億美元,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擔。
下一代對撞機的目的是判明把質量賦予萬物的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美國政府諮詢委員會2023年末做出評估,認為將岩手和宮城兩縣的北上山地視為候選地的“國際直線對撞機”(ILC、全長約20公里)與歐洲的新型圓形對撞機(FCC、周長約91公里)這兩個計劃“最妥當”。然而巨額建設費成為兩者的瓶頸,計劃未得到進展。
高傑強調CEPC與ILC是互補關係,也期待日本的ILC得到實現,這些都是向全球研究人員開放的國際項目。(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3/1bdce011d13f-ce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