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的執行者只是「用完即丟的棋子」
自2024年8月起,日本首都圈接連發生多起男性應徵社群媒體上的黑工招募、進而犯下的搶劫案件。其中,在神奈川縣,一名75歲的男性在家中遭闖入後被殺害。而這一連串案件的幕後黑手,正是「匿流」。
「匿流」的組織架構大致呈現階層金字塔形,由犯罪主謀居於頂端。最底層是從詐騙被害人手中收錢的「車手」及實際執行搶劫、竊盜等行動的執行者。中間層則包括負責傳達主謀指令的「指揮者」,其下是負責打詐騙電話的「話術手」及透過社群媒體招募犯案人手的「招募者」。上層成員透過操控下層從事非法行為,並將大部分的犯罪所得據為己有。

底層的執行者,不過是整起犯罪中「用完即丟的棋子」。他們與上層幹部之間僅透過社群媒體等網路管道聯繫,實際上彼此並不認識。即使警方查緝到犯案者,也難以追溯到幕後指使者。一旦執行者被捕,上層會再次透過社群媒體招募新人,繼續犯案。上層之間的連結也十分薄弱,甚至可能同時涉入多個不同的犯罪集團。成員之間不斷解散又重組,新的犯罪團體接連出現,導致警方的查緝速度難以跟上。實際上,至今連「匿流」在日本國內到底有多少個組織,警方還無法掌握全貌。
手法多元的犯罪形式
發生在2022至2023年間,由自稱「魯夫」的男子主導的一連串強盜事件,讓「匿流」這類型犯罪集團引發社會關注。當時,指揮層透過具高度隱密性的通訊應用程式,從菲律賓下達搶劫指令,指揮在日本境內的執行者行動。然而,「匿流」的犯罪行為並不僅止於強盜。從針對不特定對象進行的特殊詐騙到藥妝店的集體竊盜,都造成嚴重的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