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鴨車站營運初期每日載客量僅160人
巢鴨車站自西元1903(明治36)年4月1日起正式營運,與大塚站和池袋站同天啟用。
1925(大正14)年拍攝的巢鴨站照片中,已可見多條鐵軌,靠月台側是山手線,靠外側是山手線貨物運輸路線。這條貨物運輸路線如今轉為湘南新宿線使用,不停靠巢鴨站。

1925(大正14)年,關東大地震兩年後的巢鴨車站月台與鐵軌。當時車站周邊一帶人口急速增加(鐵道博物館館藏)
當時車站位於北豐島郡巢鴨町大字巢鴨2丁目。那時的巢鴨町包含大字巢鴨1至4丁目和上駒込、駒込染井等地,面積為1.69平方公里。車站所在地幾乎是在這片地區的正中央。1932(昭和7)年,巢鴨町與西巢鴨町、長崎町、高田町合併成為豐島區。
1925(大正14)年發行的 《巢鴨總攬》(巢鴨總攬刊行會)中記載,巢鴨車站營運初期每日載客量僅160人次(上下車各80人次)。1923(大正12)年9月1日關東大地震發生後,災情相對輕微的巢鴨成為移居的熱門地區,大量人口移入此地,車站使用者急遽增加。隔年8月載客量大幅成長至1萬6400人次。
1924(大正13)年,除了站長和副站長外,巢鴨站的站務人員高達50位。標題圖片即為當時與巢鴨車站合影的站務人員。
地名源自於「芒草」?
一般認為,巢鴨的地名源自「有鴨子在大池塘裡築巢」的說法,但實際上並不清楚具體由來。
根據《豐島區史地圖篇下》(豐島區)和《東京地名由來辭典》(東京堂出版)等文獻記載,自古便已有「須加茂」、「洲處面」、「洲鴨」、「菅面」等地名存在,隨著語言演變而成了「巢鴨」。
其中,可信度較高的是「洲處面」和「菅面」。
「洲處面」意指附近一帶有河川流經,面對河川的陸地(洲)即為「洲處面」,這條河川很可能是現在已經地下化的谷戶川。文政年間(1818年至1831年)的地方刊物《新編武藏風土記稿》記載,「谷戶川又名境川,其水源為染井地區一個名為長池的水池」,因此,也有可能因為是鄰近河川的土地,而稱之為「洲處面」。(關於染井地區會於後文說明)
至於「菅面」一詞則更早出現。戰國時代統治此地的後北條氏所留下的《北條氏所領役帳》(《小田原眾所領役帳》之一),提到了「菅面」地區為同屬北條氏家臣恒岡彈正忠的領地。
「菅」(發音為su-ge)係指一種群聚生長於溼地的植物,過去常用於編製蓑衣和斗笠。事實上,據傳巢鴨一帶過去正是一片濕地,這片濕地是每年候鳥野鴨的重要棲息地。從這個角度來看,由「菅面」逐漸轉變為「巢鴨」的說法具有說服力。
「拔刺地藏」的誕生秘辛
巢鴨有一座供奉「江戶六地藏」之一的真性寺。真性寺位於中山道的入口處,為了祈求往來江戶的旅人平安,沿著街道設立了地藏菩薩。
其實在江戶時代提到「巢鴨的地藏菩薩」,便是指真性寺。除了供奉地藏菩薩外,同時也是德川將軍來此獵鷹的休息處。

真性寺《江戶名所圖會》。圖中標註「江戶六地藏之一」。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此外,根據《新編武藏風土記稿》,整個江戶時代,將軍曾14次造訪位於巢鴨的「染井地區」。這是因為當時染井有許多為江戶城和大名宅邸提供庭園服務的園藝業者。
據說1727(享保2)年,伊藤伊兵衛曾向日後成為第九代將軍的德川家重進獻盆栽花卉;1812(文化9)年至1829(文政12)年,野嶋權佐衛門等人成為將軍家專用的園藝業者,可見將軍家與染井地區有著深厚的淵源。
這些園藝業者甚至還開發了各種園藝技術,例如將多株菊花苗接到同一支莖幹的「接分菊」。高超技巧不僅擄獲了將軍及大名的心,甚至連一般民眾都深受吸引,許多人紛紛慕名而來。著名的「染井吉野櫻」便是由染井的園藝業者進行品種改良後的櫻花,江戶時代的染井地區,是繁榮的一大園藝中心。

在染井舉辦的菊花鑑賞會。出自歌川國貞的《江戶名所百人美女》。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雖然如今染井這個地名已不存在,但「染井靈園」仍保留當初的名稱。靈園位於豐島區駒込5丁目,最近的車站是巢鴨站。
巢鴨所擁有的六地藏、園藝業者、櫻花等,是此地充滿迷人魅力的原因。然而,隨著明治時代的來臨,各地開始快速進行都市化和社區化,這股浪潮來勢洶洶,導致園藝業者逐漸沒落。
另一方面,地藏菩薩也迎來新篇章。1891(明治24)年,下谷(現東京都台東區上野)的某座寺院搬遷至巢鴨。
那就是高岩寺──「拔刺地藏尊」。
東京學藝大學名譽教授大石學指出,1874(明治7)年,東京府頒布了「府下墓地管理規則」,明文禁止在墓園以外的地方埋葬遺體,因此在澀谷、青山、染井等九地設置墓園,以解決相關需求。
同時,政府也要求當時的寺院連同墓地一併遷移。可以說是一種實質整頓寺院的政策。也因此,許多寺院被迫遷離,其中便包括了高岩寺(《從車站名認識江戶・東京歷史》PHP新書)。
這些已深耕在地多年的寺院,由於搬遷的關係,面臨到參拜者銳減的困境。為了吸引參拜者,寺院開始舉辦廟會慶典活動。高岩寺的廟會活動相當熱鬧,街道上攤販林立,人潮每每絡繹不絕。
高岩寺的本尊為「延命地藏」。傳說曾有一位誤吞下針的女子,當他服用了本尊的「御影」(繪有地藏菩薩形象的符紙)後,那根針貫穿了御影並從女子口中吐出,此神蹟立即傳遍大街小巷,「拔刺地藏尊」的名號不脛而走,吸引越來越多的民眾到此祈求健康平安。
如此這般,便由高岩寺取代了原本真性寺的「巢鴨的地藏菩薩」信仰。

昭和初期熱鬧非風的拔刺地藏參道。《豐島區史跡散步》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飽受鐵路施工噪音困擾的德川慶喜
巢鴨的慈眼寺是許多歷史名人長眠之地,其中包括芥川龍之介和谷崎潤一郎的墓。
《本妙寺》
遠山金四郎(江戶時代的町奉行,是時代劇《遠山金四郎》的故事原型)、千葉周作(江戶後期劍術家、北辰一刀流始祖)
《染井靈園》
岡倉天心(美術研究家)、二葉亭四迷(小說家)、高村光雲、光太郎、智惠子(光雲和光太郎父子為雕刻家及詩人。智惠子為光太郎之妻,也是詩集《智惠子抄》的角色原型)
《勝林寺》
田沼意次(江戶中期的大名、老中)
在此介紹其中的田沼意次,他是2025年NHK大河劇《大膽狂徒〜蔦重繁華如夢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由知名演員渡邊謙先生出演,是現在受到關注的話題人物。

田沼意次之墓位於勝林寺(PIXTA)
田沼意次為第九代將軍家重和第十代將軍家治的家臣,起初為側用人(貼身侍奉將軍,負責傳達老中上呈意見,並向將軍獻策是否可行者),後晉升至老中,成為主導幕府的最高權力者。他以重商主義政策重新整頓幕府財政,並促進經濟復甦,當時權勢之大,甚至有「田沼時代」之稱。
另一方面,田沼意次也多次遭受輿論抨擊,指其為「收賄政客」,到了晚年,勢力逐漸式微,他的兒子被反對派暗殺、領地被沒收,而他也受到「蟄居(禁足反省)」的懲處,最終抑鬱而亡。關於「收賄政客」的指控,主要來自於當時的政敵,然而,也有觀點認為實際上他並未如傳聞般腐敗,過往的評價正出現轉變。或許,明年將會有更多人來參拜他的墓地。
此外,末代將軍第15代德川慶喜的宅邸遺址也位於巢鴨。慶喜在明治維新成功後,離開江戶搬至駿府(靜岡縣),絲毫不過問政治,數十年後才從靜岡回到東京,居住在現今巢鴨1丁目附近。當地如今也設有「德川慶喜巢鴨屋敷跡」的石碑。

巢鴨車站附近的「德川慶喜巢鴨屋敷跡」石碑(PIXTA)
1901(明治34)年,慶喜自巢鴨搬到小石川,其中緣由相當有趣。據說是因為巢鴨車站周邊鐵路工程開始施工,慶喜深受施工噪音困擾而搬家。隨著周邊區域的發展,巢鴨一帶越來越熱鬧,猶如時代更迭,江戶時期末代將軍因此離開了巢鴨。
不禁令人覺得,透過以鐵路建設為核心的都市更新,成為加速排除過去舊有勢力的手段。
【關於巢鴨車站】
- 正式營運:西元1903(明治36)年4月1日
- 每日平均乘客數:6萬3422人(在30個車站中排名第20位/2022年度JR東日本調查)
- 轉乘路線:都營地下鐵三田線
【參考文獻】
- 《巢鴨總攬》巢鴨總攬刊行會
- 《豐島區史地圖篇下》豐島區
- 《從車站名認識江戶・東京歷史》大石學,PHP新書
- 《環遊山手線》DJ鐵路悠遊編輯部,交通新聞社
- 《東京地名由來辭典》竹內誠編,東京堂出版
- 《東京・江戶地名由來探訪》谷川彰英,KKbestsellers
標題圖片:1924(大正13)年於巢鴨車站合影的站務人員。《巢鴨總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