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井縣通過共享海豚位置信息防止泳客遭攻擊
【共同社7月3日電】據日本《福井新聞》報道,鑑於福井縣沿岸自2022年以來接連發生海水浴場的泳客被海豚咬傷的問題,該縣、沿岸市町和觀光協會等6月30日在縣政府召開了對策會議。該縣報告稱給對象海豚裝上了旨在共享位置信息的信號發射器。海水浴季節即將到來,會上確認將同時參考收集漁業人員等的目擊信息,強化對策。
縣水產課與三重大學教授森阪匡通(鯨類學)等組成的專家小組在5月、6月採集了對像個體的DNA,確認是印太瓶鼻海豚。從單獨行動等情況來看,推定了咬人的是同一隻海豚。
6月中旬,人們在該縣近海捕獲了該海豚,把信號發射器裝在了背鰭上。設備大小約20厘米。如果背鰭位於海面附近,那麼人造衛星會以1小時約1次的時間間隔捕捉信號,位置信息被記錄下來。
除了信號發射器外,該縣還開發了登錄目擊信息的網上位置信息共享系統。此外也會和沿岸漁協合作,強化掌握對像個體位置的機制。該系統與觀光協會、海水浴場開設者等共享,根據海豚的靠近情況,製作了時間線,寫明應對措施。
例如在設想嶺南海水浴場的事例中,採取的應對措施是:如果海豚出現在嶺北海域,那麼就每2~3個小時查看系統。如果發現海豚向相關市町沿岸靠近,就提醒海水浴泳客注意;如果海豚進入了海水浴場,就讓泳客疏散。
各市町將加強對策,包括增加監視人員、通過海報和宣傳單來提醒注意等。若海豚進入了海水浴場,就敲擊鐵管發出聲音驅趕,或者用船誘導海豚離開。
縣水產課彙總的數據顯示,2022~2024年在縣內沿岸有53人遭受攻擊。森阪說:“位置信息只是參考。希望採取切實的措施,防止有人受到傷害。”(完)
日語報道:(福井新聞)福井県のイルカ被害、かみついているのは同一個体と推定…背びれに発信機取り付け 位置情報記録、接近状況に応じて対応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07/d5eebd5a38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