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6成受訪者有過「熱衰竭」經歷
JP-Home.com
由於西風帶向北蛇行的影響,暖空氣較容易流入本州一帶,預計從5月到7月氣溫將高於往年平均。除了當然要打造一個涼爽舒適的環境外,也應注意進行「暑熱順化」,讓身體容易排汗散熱。
|
人類會進行體溫調節,活動身體體溫上升後,就會通過出汗提高皮膚溫度來向體外釋放熱量。一旦這種身體機能無法正常工作,體溫升高會導致身體不適,出現熱衰竭症狀,嚴重時就會中暑。
大金工業針對47個都道府縣各300名20歲以上民眾共計1萬4100人實施的問卷調查顯示,去年夏季在醫院被診斷為中暑,或自己感覺有中暑症狀,或雖然沒有嚴重到中暑程度但出現了感覺身體不適等某些「熱衰竭」症狀的受訪者占到了整體的64.6%。

有過「熱衰竭」症狀的受訪者中,感覺身體不適最多的情況是「睡眠品質下降」(51.4%),其次是「慢性疲勞」(46.0%)、「倦怠感」(30.8%)。
據說,這些症狀雖然沒有嚴重到被診斷為「中暑」的程度,但會導致工作或學習效率下降,即使起初只是輕微症狀,但如果置之不理,症狀就會發展。

為了避免出現「熱衰竭」,除了保持室內涼爽,穿著透氣性良好的衣服外,據說在真正的酷暑來臨之前,堅持健步走、慢跑、健身、拉伸、泡澡等活動,打造容易出汗的身體以適應暑熱,也是有效的應對方法。
關於「暑熱順化」,7.7%的受訪者表示「知道意思」,加上「聽說過」的受訪者在內,只有大約30%的人知道這個說法。大金工業相關人士表示,「在夏季到來之前做好空調試運行,以及促進良好排汗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

標題圖片:PIXTA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data/h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