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畔,蛾眉月升花含苞,明日待朝顏 ——芭蕉
JP-Home.com
三ヶ月や朝顔の夕べつぼむらん ——芭蕉
日薄西山畔,蛾眉月升花含苞,明日待朝顏 芭蕉
(1682年作,收錄於《虛栗》)
這首俳句為芭蕉39歲時所作。與其晚年追求情趣的風格不同,著重於文字遊戲的趣味性,可以說是一首猜謎式的俳句。
新月掛在天邊,仿佛「朝顏」(牽牛花)到了傍晚就含苞待放一樣。那麽新月和朝顏花有什麽關系呢?原文中「つぼむ」這個詞除了「含苞」外,還有「枯萎、雕謝」的意思,但若是傍晚的朝顏花,還是取「含苞」之意吧。新月和朝顏花的花骨朵也有些形似。而且傍晚時分在西邊天空升起的新月很快就隨著日落沈下去,但是從第二天起,它會越變越大,最終成為滿月。新月很快就落下,酷似朝顏花傍晚結出花苞,為第二天一大早綻放做準備。這樣解釋是否有些牽強附會呢?
不過,文字遊戲並不止於此。這首俳句的背後還有一則諺語:「東升的旭日,含苞的花。」俳諧裡只說「花」時,一般指櫻花,所以這則諺語的意思是「旭日東升,櫻花含苞待放」,用來形容那些精力充沛、運勢強勁的人,他們即將出人頭地或生意興隆。
芭蕉仿效這則諺語寫道:雖然不是東升的旭日,新月終有一天也會圓滿;雖然不是櫻花,但朝顏花傍晚含苞,第二天早上也會華麗綻放。大概是鼓勵自己說,即便不是運勢強勁的人,但也會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吧。
標題圖片:PIXTA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0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