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衛隊準備應對熊害後勤派遣= 目前直接驅除仍有困難處
  				 在日本熊襲擊事件頻傳之際,應秋田縣的要求,陸上自衛隊正推進選定支援地點等準備工作。自衛隊的方針是不直接參與驅除,而是提供運輸捕熊陷阱等後勤支援。如果這次能作為自衛隊支援的典範案例,熊害問題嚴重的其他地方政府也可能考慮提出請求。
「現場的疲憊已達頂峰,縣內的人力無法應付」。10月28日,秋田縣知事鈴木健太拜訪防衛省,訴說熊害的危機狀況。本年度該縣的熊目擊事件已超過8000件,人員傷亡(包括3人死亡)已超過50人。他指出,熊已不分地點出現在市區,連市民開家門時都必須保持警惕,這是「異常事態」。
自衛隊過去也曾協助應對鳥獸危害。2010年至2014年度協助北海道應對蝦夷鹿,2014年至2016年度則協助高知縣應對日本鹿。據防衛省表示,在北海道,自衛隊使用雪地車運送捕獲的蝦夷鹿;在高知,則進行了日本鹿的棲息地調查等。這些行動被視為訓練的一環,棲息地調查被定位為自衛隊直升機的「偵察訓練」。
支援的依據法令是《自衛隊法》第100條「受託進行土木工程等」和《防衛省設置法》(教育訓練),預計這次也將適用第100條。只要地方政府提出請求,且符合訓練目的,即可接受運輸業務。
據環境省統計,截至10月30日,2025年度熊襲擊致死人數在北海道、秋田、岩手、宮城、長野等縣,合計已達12人,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一位防衛省幹部表示,若有新的支援請求,「將個別判斷,但自衛隊主要職責是國防,無法無限制地接受」。
網路上也有聲音期待自衛隊能直接參與驅除,但陸上自衛隊使用的步槍口徑比獵槍小。陸上幕僚監部表示:「陸上自衛隊使用的小型武器並非以驅除熊為目的,不適合此用途」。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在10月31日的記者會上也表示:「自衛隊沒有使用獵槍進行鳥獸驅除的訓練,也缺乏相關經驗技術。難以承擔驅除工作」。
不過,即使只是提供運輸支援,也存在接近熊棲息地的危險。小泉防衛大臣解釋,雖然法律上不排除攜帶武器,但在一般根據第100條進行土木工程等時,攜帶武器是難以想像的。他表示:「我們正在與縣政府和獵友會協商,以確定具體的應對措施,包括攜帶的裝備和安全對策」。

秋田縣官方網站上發布的,針對熊頻繁出沒的警示海報(取自秋田縣官方網站)

10月30日,陸上自衛隊員在應對鳥獸危害的訓練中,從車上卸下捕熊陷阱。攝於秋田市秋田駐屯地(陸上自衛隊提供)
[Copyright The Jiji Press, Ltd.]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news/yjj20251101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