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台灣有事」存在3種事態 日本歷任首相表態模糊
JP-Home.com
【共同社11月17日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作出「台灣有事」有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的答辯引發中國強烈反應。原因是她暗示若中國大陸著手武力統一台灣,自衛隊可能會憑藉集體自衛權和美軍一同行使武力。高市解釋稱「這是設想最壞事態作出的答辯」,但安全保障相關法主要規定了「有事」之際「3種事態」,日本可以採取的應對也各有不同。
▽自衛和後方支援
其中一種是日本遭到直接導彈攻擊或入侵的「武力攻擊事態」,屬於這一事態的是「可以認為已發生武力攻擊,或者將發生武力攻擊的明確危險逼近」的情況。關於「台灣有事」,靠近台灣的沖繩縣先島諸島尤其被指恐將遭到入侵,這種情況下自衛隊可以基於個別自衛權行使武力。
第二種是「重要影響事態」。定義是「若放任不管恐將發展為對日直接武力攻擊等對日本和平與安全造成重要影響」的事態。自衛隊可以開展為美軍等方面加油或提供彈藥等後方支援和搜救活動。
▽集體自衛權
第三種是存亡危機事態,即「與日本關係密切的其他國家遭到武力攻擊,威脅到日本的存亡,存在國民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權利從根本上被顛覆的明確危險」的情況。如果滿足並無其他合適的手段且必要最小限度地行使實力的條件,就可以對攻擊美軍等做法作出反擊。
▽戰略模糊性
關於「台灣有事」之際中國的何種行動屬於上述3種事態,日本政府此前並未明確表態。原因是圍繞應對突發事態若暴露底牌,恐將削弱威懾力。此外還有擔憂認為,若提到具體例子,中國大陸方面會將之用於制定統一台灣的作戰方案。日本歷任首相即便在國會被問及如何應對,也一貫堅持「要結合個別具體情況對情報作出綜合判斷,因此難以一概而論」(2024年2月時任首相岸田文雄語)的立場。
正因如此,高市在本月7日的眾院預算委員會上作出「如果伴隨使用戰艦、行使武力的做法,有可能屬於存亡危機事態」這一答辯實屬罕見。曾任防衛相的人士將其視為問題,認為「此舉不僅會加劇日中之間緊張局面,還會向中國傳遞『若是這種程度日本不會介入』的錯誤信號。」
防衛省相關人士稱,「發生突發事態時諸多因素錯綜複雜,相關課題無論怎麼梳理都沒有盡頭。正因如此,才需要維持『戰略模糊性』,威懾對方國家。」(完)
文章引用自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5/11/567a322b7fb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