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內發生688次一級以上地震:吐噶喇列島近海地震活動趨於活躍
JP-Home.com
吐噶喇列島正在持續發生群發性地震。從6月21日到30日的10天內,已發生688次地震。到了7月1日,累計次數已超過700次。
|
鹿兒島縣十島村的吐噶喇列島小寶島附近,自6月21日清晨起地震活動變得活躍,截至30日23時59分的10天內,共發生688次有感地震(震度1以上)。最大的一次出現在30日18時33分,達到震度5弱。此外,震度4的地震有10次,震度3的也有42次。

「吐噶喇列島」是鹿兒島縣十島村的別稱。在連接屋久島與奄美大島之間南北約160公里的幾乎直線上,分布著7個有人島與5個無人島。其名稱的由來有多種說法,包括來自沖繩與奄美地區意指外海的「トハラ(Tohara)」,或來自阿依努語中「乳房」之意的「トカプ(Tokap)」,也有一說是源自「寶島(Takara)」的「タカラ(Takara)」轉音。

在九州與吐噶喇列島所處的陸側板塊之下,東南側的菲律賓海板塊正逐漸陷入,在板塊邊界處產生了複雜的地殼應變,導致小寶島附近時而發生群發性地震。近年來,2021年12月曾發生308次震度1以上的地震(最大震度為5強),2023年9月則記錄到346次(最大震度為4)。
此次群發性地震的頻率已超過2021年與2023年。過去地震曾持續最長達約1個月。福岡管區氣象台呼籲:「近期請持續注意同程度的地震活動。」
【資料】
標題圖片:黑石島(PIXTA)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data/h0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