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友心悲戚,時雨瀟瀟灑落時,念誦山家集 ——素堂
JP-Home.com
あはれさやしぐるる頃の山家集 ——素堂
喪友心悲戚,時雨瀟瀟灑落時,念誦山家集 素堂
(收錄於1698年發行的《陸奧鵆》)
素堂(1642-1716年)生於甲斐國(今山梨縣),年輕時到江戶學習儒學,與小自己兩歲的芭蕉相識,因俳諧而成為摯友。芭蕉1694年亡故,素堂為了悼念芭蕉創作了這首俳句。前言是「亡友芭蕉居士近來仰慕山家集之歌體,故誦讀此集,以表追悼之情」。說的是「我去世的好友芭蕉最近很仰慕西行的和歌集《山家集》的文風,因此我將為他念誦這本和歌集,以表哀思」。一般祭奠故人應誦經,但素堂是儒士,所以避開了佛經,代之以為亡故的好友誦讀《山家集》中的和歌。由此可見,素堂對芭蕉的理解是多麽深刻,哀悼又是多麽情真意切。
芭蕉生前喜歡「時雨」。時雨指的是晚秋到初冬,西北季風帶來的降雨,時落時停,時斷時續,也象征著人生的無依無常。芭蕉的《笈之小文》中有這樣一首俳句——「旅人と我名(わがな)よばれん初しぐれ」(冒雨踏旅途,時雨初落濕我衣,方可稱旅人)。此句的意思是「只有冒著第一場時雨踏上旅途,任憑雨水沾濕衣衫,我才有資格被人稱作『旅人』吧」。雖然冒著第一場時雨踏上旅途心中難免感到不安,但芭蕉正是被這種不安所吸引。而且這種心情和一生都在旅途中的西行的感受是相通的。素堂同時懷念起西行和芭蕉,寫下了這首俳句——我悲不自勝啊!在時雨陣陣降落時,我為你誦讀《山家集》。
標題圖片:PIXTA
文章引用自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b09652/